Wenda20160408 04:33 如何用佛法平衡“忠”和“孝”
男听众:师父,有句话叫“忠孝自古两难全”,而师父也说我们学佛人“忠”和“孝”很重要。能不能请师父开示一下,如何用佛法平衡“忠”和“孝”呢?
台长答:自古以来说“忠孝难两全”,这是对我们人间的人生活态度的一种理解吧。实际上“忠”是什么?比方说你对菩萨的忠诚,对老师的忠诚,对父母亲也叫忠诚,对兄弟姐妹朋友都叫忠诚;“孝”就比较有限了,“孝”是什么?孝顺父母,孝顺长辈,孝顺小辈那就没了吧(是是)这个问题在脑子里一分清楚你就知道了,“忠”和“孝”哪个放在前面?都是“忠”放在前面的。比方说岳飞为了国家,出去舍身救度当地的人民,他舍弃了自己的老母亲,那么母亲是不是应该孝顺?很多人出家,你能说他不孝吗?他出了家之后,帮爸爸妈妈念经。就像我们现在很多学佛人虽然不能在父母亲身边尽孝,但是他不停地在给爸爸妈妈念经,消灾解难,爸爸妈妈的确好起来了,他也不一定非要你在身边的,只要你能够在精神上给他鼓励。很多父母亲不要孩子在身边,说:“孩子,你给我争口气。”好了,告诉爸爸妈妈“我考了什么了”“我怎么怎么好了”“受到什么什么”……爸爸妈妈特别开心,也不一定要你在身边的(对对,这些都是精神上的)对了。所以“忠”和“孝”实际上是很难把它合在一起的,在“忠”当中有“孝”,在“孝”当中也有“忠”,所以“忠”“孝”平衡的话,也就是要看哪个份量重。比方说为国家,那你就是要“忠”了,你不能把自己……“孝”这是小的了。我们今天提高境界,对我们学佛人来说,出家了,他是“忠”了,为什么?他希望能够忠于佛陀,忠于这个法门,让自己能够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,让爸爸妈妈以后能够离苦得乐,那么他是“忠”。表面上看起来他没孝,实际上他给爸爸妈妈的加持可能比给爸爸妈妈看病吃苦,在边上服侍还要好。所以很多人跟着师父学佛,他舍去了很多人间的东西,你能说他不孝吗?虽然他不在爸爸妈妈身边,天天给爸爸妈妈念小房子,你说这种孩子属于不孝吗?(真的是这样,我们好好地学佛修心,也能庇荫到我们的父母,就是父母不理解……)父母亲不理解,他是用狭隘的人间的观点来看我们。而我们是站在高尚、很高的层次来看人间,知道人间一切“苦空无常”。就是你能够陪伴在父母亲身边,也是有限的时间,如果我们能够念经,让爸爸妈妈活得很长,活得很开心,能够身体健康不生病,那难道不是对爸爸妈妈的一种孝顺吗?(对对。师父,您讲的时候我想起小于救他母亲的故事)这个事情讲老实话,小于也是很低调,其实从这个故事上可以教育很多人的,我一直跟他说“你哪一天上台去讲一讲”,他不好意思。你看看,他妈妈就是只能活三个月,医院医生跟他讲两个癌症,他妈妈说:“你回家陪我三个月吧。”小于说:“我要在观音堂做功德,我要让妈妈身体好。”他就不回去,就天天念经,天天做功德,结果他妈妈现在两个癌症全部好了,这种难道不叫孝顺吗?他也忠于佛法,也忠于师父,也叫孝顺(真的是“忠中有孝”)对了,“忠孝”真叫“两全”了,呵呵……